(作者:天山语桥项目组)
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宏伟画卷中,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》如细雨润泽,滋养着民族交流的土壤,守护着和谐关系的绿洲。
拥有丰厚法学背景的团队成员们,敏锐把握政策风向,将目光投向瑰丽多彩的新疆,那片丝路交织、文化交融的神奇土地。
社会实践、考察调研,步履不停,探索不止,为“文化润疆”献上一份深情厚礼,让语言的芬芳,浸润边疆的每一寸土地。
走进新疆西南部的明珠——阿克陶县,一起领略自然优美、文化多彩……
一、地理位置
阿克陶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,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,帕米尔高原东部,塔里木盆地的西部边缘,行政区域面积24046平方千米。
我国到巴基斯坦的中巴公路有很长一段就是在阿克陶县境内,从喀什市区出发沿着中巴公路前行,过了疏附县就进入克州阿克陶县境内,途经奥依塔克风景区、布伦口、喀拉库勒湖风景区,一直到慕士塔格山,这一路上都在阿克陶县,再继续前行才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。
二、多元文化
阿克陶县,这片多元文化交融的土地,汇聚了柯尔克孜族、维吾尔族、汉族、塔吉克族等十个常住民族,共同编织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人文画卷。2019年末2020年初,阿克陶县总人口达到了230340人,其中维吾尔族人口占据多数,而汉族、柯尔克孜族和塔吉克族等民族也和谐共生,共同演绎着这里的多元民族风情。
在这片土地上,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。柯尔克孜族和维吾尔族分别拥有自己的民族语言,而阿克陶县的柯尔克孜族人们也会兼用维吾尔语交流。然而,随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大力推广,普通话在年轻一代中逐渐成为主要沟通工具,使得阿克陶县的交流更加流畅和多元。
在这片文化的沃土上,一部史诗闪耀着璀璨的光芒——《玛纳斯》。这部被誉为“柯尔克孜族的百科全书”的英雄史诗,叙述了玛纳斯一家子孙八代人的英勇事迹,展现了柯尔克孜族人民反抗压迫、追求自由的坚定信念。2006年,《玛纳斯》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2009年更是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。近年来,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版的《玛纳斯》得以完整出版,使得更多人能够领略这部史诗的魅力。新疆有关单位举办的《玛纳斯》史诗文化旅游节,不仅宣传了史诗文化,还普及了民间演唱活动。阿克陶县更是成为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的重要举办地,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者和游客的关注。
三、实地调研
目前,新疆对普通话的普及非常重视,但由于教学资源和民族文化等原因,仍然存在民间语言不通的情况。因此,从新疆走出的西政学子组建团队,把握风向,基于法律实践和时代需求,将目光锁定在了中国民族成分最全的省级行政区之一、位于丝路要冲边疆要地的新疆,并希望通过社会实践、考察调研等方式,为“文化润疆”提供有益参考。为了确保团队的方向符合目的、理念贴合实际,团队成员选择前往位于新疆西南部的小县城——阿克陶县进行实地调研与宣讲。
在阿克陶,团队成员先后参与走访新疆阿克陶县湖滨社区、幸福路社区以及巴仁乡、玉麦乡,进行线下采访和问卷调查,同时开展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》的普法宣传和普通话知识讲解,最终回收了1422份有效问卷以及多份采访和调研记录,帮助团队深入了解、科学分析阿克陶县汉语普及程度。
无论是采访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交流障碍,还是调研数据显示出的语言问题,都让团队成员倍感忧心。归纳现象,剖析本质,团队发现阿克陶县存在双语教学水平参差不齐、师资力量欠缺、基层对推普法律知晓度低、对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》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不足等诸多问题,对汉语推广带来了巨大阻碍。
四、规划设计
真正了解到新疆的实地情况后,“天山语桥”团队确定了项目的方向和目标:开发一款专注于汉语言教育的App,以满足新疆地区不同人群的汉语言学习需求。通过创新的教育模式和先进的技术手段,为用户提供优质、高效的学习体验。最终通过高质量的课程内容、用户友好的设计和强大的社区功能,成为新疆地区首选的汉语言学习平台。
在成功打通APP市场后,发展方向将拓展为结合新疆地区线下系列活动,打造传播国语的产品与服务矩阵。争做国语传播者,以团队力量拓宽国语传播的渠道和范围,以APP产品及线下服务矩阵为成长载体,将传播相关法律法规、丰富地区教育资源作为项目不断前进的另一面旗帜,从而实现由阿克陶推广至全新疆,真正促进“文化润疆”深入和民族繁荣发展。